PHOTOGRAPHY / KIRK KENNY
最令人滿意的成就往往誕生於最黯淡的時刻。反敗為勝的關鍵,通常只是一點點正面思想、勤奮努力、團結合作,以及對未來的遠見。蔣家兄弟就是最好的證明。
去年11月,蔣翹帆(Hudson)、蔣翹丞(Alfred)及蔣翹光(Alexander)三兄弟將擁有150年歷史的日本傳奇抹茶老店利茶舖引進ifc商場,成為這樁美事的幕後功臣。隨後他們又在觀塘開設第二間分店。對利茶舖而言,從發源地京都到香港是一段遙遠的路途,而三兄弟亦走過一段曲折的創業之路。
茶舖的業務蒸蒸日上,三兄弟的事業一帆風順,其實他們以前從未考慮進入飲食業。Hudson原本經營網站開發公司,Alexander身兼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,Alfred則從事廣告和市場營銷。他們兄弟從小就在父母經營了40多年、小有名氣的印尼餐廳幫忙,早已熟悉餐飲業的箇中辛酸及冗長工時,因此並不打算投身飲食業。


左起:辻利茶舖的蔣翹帆、蔣翹丞及蔣翹光從小便接觸飲食業
但是一場嚴峻的家庭危機,把三兄弟帶回飲食業。Alexander說:「沙士是一段困難的時期。生意最糟的日子,一整天只有500元收入,甚至不夠支付我媽媽自己的工資。對我們三兄弟來說,餐廳就是我們的家。沒有餐廳,就沒有今天的我們。」
於是三兄弟決定放下個人抱負,合力協助父母重振在1968年創立的餐廳。身為大哥的Hudson表示,當時已經沒有退路,唯有奮力一搏,他說:「我們根本不必考慮,餐廳的生意已經非常糟,怎麼做都不會比現狀更差。」
他們必須在事業或家庭之間做出選擇,而這個決定再簡單不過。Alfred說:「我們在那裡度過許多時光,餐廳就像我們的家一樣,但是突然有人試圖奪走我們的家。」
"做生意總是起起落落,金錢是身外物,沒有什麼對或錯。當你做錯事或決策失誤時,只要不斷嘗試,做到對為止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合作無間"

三兄弟開始投入工作。他們在2003年將餐廳改頭換面,以時尚的室內設計重新定位,同時精簡菜單、去蕪存菁,並且投資新科技,使運作更流暢。完成整頓之後,生意突飛猛進,可惜到了2011年再度面臨困難,受到租金大幅上漲的打擊。他們將餐廳搬到中環,換上更具現代感的名稱,從頭開始。
這次成功令他們懂得絕不放棄、再接再厲。共同經歷艱困時期,讓三兄弟團結一氣,彼此心意相通,默契十足。他們將日益壯大的飲食集團命名為Trinita3 Group,在印尼話的意思就是「三個人」,三人分別負責一部分業務,各司其職。市場營銷、銷售、行政及財務控制等部門盡量做到獨立運作,不過最重要的是決策達成一致,儘管討論時辯論激烈,但純粹是就事論事,絕不會傷害個人感情。
Hudson表示:「做生意總是起起落落,金錢是身外物,沒有什麼對或錯。當你做錯事或決策失誤時,只要不斷嘗試,做到對為止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合作無間。」
自小進出餐廳,幫忙招呼客人、清潔和準備食物,這些經驗為他們奠定了從事飲食業的基礎,現在正好派上用場。但他們都很清楚,成功可能稍縱即逝,或是因為商業周期和消費者需求而瞬間改變。他們仍然長時間工作、保持謙虛,尋求更好的方式維持家庭傳統。他們依然事必躬親,參與營運的每一部分,舉例來說,如果水管堵塞了,Alexander就會立刻捲起袖子動手修理。
他說:「我們繼承的不是金錢,而是品牌和知識。我認為父母給我們的最寶貴資產,就是對於緊急狀況的健康心態。如果不拼命努力,就不會成功。」